您好!欢迎光临和记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定制咨询热线+86 0000 88888

新闻动态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和记官方钢结构岗亭生产公司

邮 箱:tjspb.com
手 机:13988888888
电 话:+86 0000 88888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草根新闻崛起下的传统新闻业

发布时间:2024-10-11 11:25人气:

  互联网促生的草根新闻,虽然是新生事物,但笔者认为,它与传统新闻的关系其实是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自古至今始终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极力营造(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场,可以称之为官方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口头舆论场,可以称之为民间舆论场。统治者要实现自己的社会管理目标,就千方百计去营造有利于自己执政的舆论氛围。他们倡导的和反对的,加在一起形成官方舆论场。然而,老百姓自然不是早期传播效果理论——魔弹效果论里完全被动接受的靶子,他们在接收官方声音后,总会从自身的真实感受出发去观察社会生活,根据自身的是非观和利害关系,得出自己的看法,并在口口相传中形成民间舆论场。自然,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会有差异,有时还很大。但由于民间舆论场自身的民意基础,具有社会生活的风向标的作用,如果官方舆论场与之差异过大,这个社会将是很危险的。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宋元之前,官方掌握着文字工具,老百姓不识字,生活经验是通过口耳祖辈相传,民谚、歌谣是典型代表,《诗经》就搜集了当时各地的民谣。宋元后,出现了说书人及其话本和戏剧,“三言二拍”、《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是由此而来。进入21世纪,我们真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就成了民间舆论场的载体,网络上千百万网民的自媒体,发出了林林总总的信息,形成社会热点后,就成了草根新闻。因此,可以说草根新闻与传统新闻,其实是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的呈现形式。

  如果说传统新闻是正规军的话,那么草根新闻就是游击队,他们是非专业从事新闻传播的人,不过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给他们提供了自媒体平台,才成了与新闻传媒这一正规部队相提并论的新闻游击势力。由此,各自的优劣就显而易见,下面略谈一二。

  草根新闻优势明显,从群众中来,自然能得到群众的喜爱。草根新闻就像草根植于大地一样根植于社会,它的发布者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纵使是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的人力,也无法与之抗衡。在这一点上,草根新闻倒成了巨无霸,传统新闻媒体倒成了小舢板。除此之外,草根新闻作者往往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者是见证者,是天然就在新闻现场的人。这一点,传统新闻媒体也无法与之比拟。

  但草根新闻也有硬伤,硬伤偏偏就是它的优势——草根性。因为草根是游击队,就不具备新闻传播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他们只是从主观出发,向外界说出一个事情。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发布的只是新闻素材或新闻线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作品(当然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网民除外)。而这正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专长,新闻业经过近二三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保证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品质,并由此塑造传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草根新闻真可谓成也草根败也草根。

  草根新闻方兴未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发展势头和影响力必然前景乐观。那么,作为社会主流公共信息渠道的传统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在草根新闻崛起时代寻求自己的发展呢?

  首先,传统新闻媒体可以将发布草根新闻的自媒体作为自身伸向社会的千百万个触角。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最及时、最广泛的新闻线新闻线人》栏目,由专门记者根据线人提供的新闻线索采制新闻,还设立了《18新闻线人英雄榜》,播出线人自采的新闻图片、录像、稿件,就是这方面很好的探索。

  其次,借鉴其优点和特色,改进新闻报道传统的呆板面孔,使新闻报道更符合受众接受心理,更有亲切感。不少报纸比如杭州都市快报就每天辟出一到两个版面,做QQ聊天新闻,原生态的新闻报道模式,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别具风格。

  最后,要在新闻的深度、高度上下工夫,提供草根新闻无法提供的东西。深度是记者的深入调查,揭开事实真相;高度是思想的睿智、视野的开阔和见解的独到,给受众以在纷繁世相面前清醒认识和决策的科学参考。当然,若能在不违背法规和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创新报道方式,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草根新闻与传统新闻的未来发展将如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抑或是东风与西风各自有自己的空间?要问这些问题,必须从分析当前草根新闻与传统新闻的格局及各自的生态入手。之所以提到各自的生态,是因为中国大陆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新闻体制有很大不同,不是仅仅由互联网技术分析就可以完成的。

  首先,草根新闻的诞生和兴起的土壤是互联网平台,尤其是2003年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之后,论坛、博客、RSS、维客等各种交互式、个人化、自助式网络技术和平台的推出,使草根新闻渐成气候。

  如果说互联网是草根新闻诞生的土壤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国当前对于新闻业的制度安排,则是其成长的助力器。众所周知,在我国,传媒业一直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有很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党和政府向来高度重视对媒体的监管。正因此,传统媒体的从业行为有一套完整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厉的宣传纪律。加上一些党政领导对媒体及其舆论监督的错误认识,造成我国媒体“报喜不报忧”这一屡受指责的弊病(当然现在有所改观)。

  在主流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社情民意(吸引眼球纯属搞乐的信息,属于另一类别)只好被迫转向因诞生不久国家管理法规暂时滞后而相对较为宽松的互联网。社情民意本身来源于社会底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进入互联网这一虚拟公共信息渠道后,往往会引起网民关注,从而形成社会热点话题,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不少因此返回来,进入作为主流公共信息渠道的传统媒体。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或传统新闻,是作为跟进者出现,给人以传统新闻成了草根新闻跟班的印象。

  然而,印象不一定是客观事实,我们虽然能举出诸如“”、“华南虎”、“艳照门”、“反CNN”等发端于网络、影响巨大的草根新闻,但是列举再多,也只是一个个案例,主流公共信息渠道依然是传统新闻居多。这是我们在谈论草根新闻与传统新闻关系和未来发展时,必须指出的大前提。

  那么,未来草根新闻和传统新闻会如何发展呢?笔者认为,未来存在一大变数,将对二者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前面说了,我国对传统新闻有较为严格的管理,造成很多社情民意不能直接被传统新闻吸收利用,反倒成全了草根新闻,也只有造成巨大影响后,传统新闻才不得不跟进,造成了传统新闻的被动。如果将来政策法规和宣传纪律宽松了(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新闻可以与草根新闻站在同一个层面上竞争,可以第一时间将社情民意传播通达,我们就可以想象,专业新闻机构打造的新闻,将具有草根新闻所无法比拟的内容优势和渠道优势,因此它的生存空间将不会小于草根新闻。故而,说传统新闻会逐渐沦为草根新闻的跟班,或者是草根新闻会逐渐挤压并侵占传统新闻的空间,是不符合实际,也不科学的。

  当然,在传统新闻生态(政策法规与宣传纪律)无法改变或没能改善的情况下,因不具草根新闻那样的自由度,传统新闻会处于被动状态,相对处于下风。和记ag

+86 0000 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