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重庆渝北数字乡村:“空心村”蝶变 打造丘陵山地智慧果园样板
中新网重庆7月13日电(杨梦逸 张燕)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白墙青瓦民宅错落有致,村民脸上喜笑颜开……记者跟随“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重庆渝北大盛镇青龙村看到,山坡上成片柑橘树,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发。
大盛镇副镇长张何欢介绍,该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北部,具有我国典型的丘陵山地特色,耕种难度大、产业收益低。其中,青龙村近70%土地处于撂荒状态。在2021年,青龙村柑橘基地实施智慧农业项目,打造了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当地在土地宜机化整治中探索出“六改促六变”,找到了一条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数字化无人果园建设,青龙村迎来了从‘空心村’到‘智慧村’的蝶变,并在2021年智博会被评为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十大‘智慧农业’精选案例。”张何欢说,果园节约用水60%以上,亩均节约化肥使用量10公斤以上,过程管理费用降低50%以上,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80%以上,一级果品率提高40%以上,果园亩均增收达8000元。2020年青龙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87万元,农户分红101.2万元。
数字化无人果园如何建?大盛镇青龙村陈明放告诉记者,该村推动生产机械化、监测智能化、管护精准化、收益多样化“四化”协同发展。
“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入股或集中流转到村集体,由村集体成立股份合作社,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能力。”陈明放称,该村在重庆率先实施整村土地“宜机化”“七化基地”整治,结合土地实际情况,邀请专家团队一体设计、整体施工,将丘陵山地常见的“鸡窝地”“巴掌田”等零碎地块整合改造为现代化高标准农田,配置多功能修剪机、树枝粉碎机、割草机、多功能施肥机、小型挖掘机、高空作业平台、果园运输单轨等一批新式农机装备,用“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代替“肩挑背磨”的传统农业劳作,减少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通过整治,耕地面积增加7%,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破解农村土地撂荒、劳动力外出等导致的产业空心化难题。
同时,以WOFOST作物生长模型为基础,结合植被遥感产品,构建适合重庆地区柑橘长势监测模型,针对每一个空间和地块,智能获得种植规模、栽植株数等数据信息,叠加地块和树龄等属性信息,开展柑橘长势监测及产量预测。
“在大屏幕上随机选择果园中的一块地,屏幕上将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这个地块除草施肥的流程记录就可以显示出来。”在青龙村村委会,张何欢通过大屏幕,向记者展示丘陵山地无人果园管理平台。利用遥感特征光谱分析技术,该平台可开展果树长势AI诊断,对单个植株建立长势分析模型,全域铺设的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可以精准地将水和有机肥滴灌到每个区域的每一颗树下。
依托卫星遥感、和记官网无人机、物联网等天空地多源协同监测技术,建立地块级三维数字地图,将智慧果园的模型数据、环境数据、作物生理数据、地块属性数据、智能农机数据等,进行全面汇聚融合,可实现对2000亩山地果园、6大果树品种的智能化管理。
在管护精准化方面,该村打造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无人数字化果园管理平台,通过智慧物联网大数据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节省肥料投入,夏季高温旱情有效缓解,面源污染显著减少。利用物联网自动虫情测报仪定时采集捕获的害虫图像,与云平台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自动识别害虫种类和数量,通过生态控制、理化诱控、驱避技术、生物防治等方式,建立了绿色生态一体化防控体系,实现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机统一。
此外,该村深入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进“三社”融合发展试点,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建立订单化基地,开展订单化生产,农村居民按约定方式进行利益分红。围绕智慧农业生产智能化,以果园和果树植株为载体,将果园应用场景延伸至“互联网+”果园的农旅融合,通过线°全景呈现果园虚实场景图,从多个角度沉浸式体验果园的乡村风貌,吸引线上游客到线下采摘,拓宽果园生产的增收渠道,为助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