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和记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定制咨询热线+86 0000 88888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和记官方钢结构岗亭生产公司

邮 箱:tjspb.com
手 机:13988888888
电 话:+86 0000 88888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智库报告 ▎智能建造、全域海绵、低碳绿色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05 13:32人气:

  2023年度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出炉!苏州入选数量全省第一,4月18日,江苏省住建厅公布2023年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苏州16个项目入选,占全省57%,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进行上浮调整,上浮金额从10万元至40万元不等。青岛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两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相继开工,今年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000套。

  4月18日,江苏省住建厅公布2023年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苏州16个项目入选,占全省57%,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苏州市以推广新型建造方式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试点项目在探索、实践建筑机器人、智能施工电梯等智能装备的作用。2023年先行发布首批29个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覆盖房建、市政等工程项目。出台《关于加强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季度考核工作的通知》,针对智能装备进场等关键节点,组织现场查勘确认,保障智能建造安全应用;针对日常推进实施情况,制定《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分表》,明确11项考核内容,通过量化评分形式,客观评估试点项目工作成效。通过连续3个季度的考核工作,试点项目建设质量得到持续加强,一批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陆续得到总结推广,初步形成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示范效应。这一做法成功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中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与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苏州市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引导应用智能建造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我市智能施工电梯应用的通知》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推动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牵头遴选2024年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持续强化省、市两级试点项目过程指导,全面引导应用智能建造技术,丰富智能建造装备序列,着力打造一批全生命周期集成化应用智能建造的示范工程,进一步展现智能建造技术优势。

  4月8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进行上浮调整,上浮金额从10万元至40万元不等。同时满足多个适用条件的借款人贷款额度上浮金额可累加,最高可上浮40万元,但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160万元。

  为落实《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要求,进一步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有机结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研究起草了《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贷款)购买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万元;对于申请贷款购买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上浮30万元。

  对于申请贷款购买A(BJ)级装配式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0万元;对于申请贷款购买AA(BJ)级装配式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万元;对于申请贷款购买AAA(BJ)级装配式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上浮30万元。

  《征求意见稿》对“最高额度限定”进行了明确,即同时满足多个适用条件的借款人贷款额度上浮金额可累加,最高可上浮40万元,但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160万元。

  符合多项政策的借款申请人,按最优惠的一项政策执行。依据《征求意见稿》,借款申请人可在申请贷款时,在申请材料中补充提供购房合同中关于所购房屋属于绿色建筑(含星级)、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表述信息页(照片),或借款申请人依据新建住房开发企业、二手房中介机构协助提供的能够说明所购房屋属于绿色建筑(含星级)、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的信息页(照片)。

  公积金中心将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对于借款申请人提出申请,可通过共享数据获取建筑类型信息的,依据数据信息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对于借款申请人提出申请,但无法通过数据共享信息确定住房建筑情况的,由公积金中心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委托有关机构按照政策标准进行评价认定,出具结果后,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相关认定结果定期留存备查。评价认定所需时间不计入贷款审核时限。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其他政策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对于同时符合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等多项政策的借款申请人,按最优惠的一项政策执行。

  三、羲皇故里焕新颜陇上江南放异彩——甘肃天水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一画开天,肇启羲皇。甘肃省天水市作为伏羲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诸多风景名胜和人文古迹。这里既有《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开阔盛景,也有卢照邻笔下“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的山野风光,还有高适诗中“乱垂寒玉条,碎洒珍珠滴”的自然奇景、李白诗中“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的览胜之地……

  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天水城如其名,水灵灵地点缀在黄土高原的边缘,是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静静流淌的耤河穿城而过,让这座古城因水而生、因河而润、依水而兴、源远流长。“城、街、巷、院、寺、庙、树、泉、艺、俗”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的城市结构布局独具特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共同展现出天水独特的城市魅力。如何更加注重民生福祉,让城市既有历史底蕴又充满活力,让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交相辉映,成为天水人打造绿色、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新时代任务。为此,天水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狠抓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塑造全新的西北生态宜居城市新形象。

  “一画开天”展示了伏羲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创造了八卦,从而开启人类文明新篇章的故事,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师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正是古人这种思想的延续。在实践中,以“陇上第一民居”胡氏民居为典型的现存传统民居建筑群,从屋顶到墙面、从地面到地下的雨水集排、回用与景观系统都体现出古人的排水智慧,其“引水向心聚合,阶梯排水蓄水,多微孔铺装下渗,多类别多用途储水利用设施”的绿色循环生态排水与回用模式,创造了一种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使建筑多年来未受水灾侵害,与现代海绵理念中“渗、滞、蓄、净、用、排”6字方针相互呼应,为探索西北河谷地形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改革开放后,天水市进入了城市高速发展、迅速扩张的黄金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对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立体统筹,城市防洪不完善、内涝存在风险、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水环境长治久清有待加强等问题凸显。为此,天水市努力寻找解决方案,2021年成功申报成为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作为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先行者,天水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计,吹响了立体统筹打造西北河谷地貌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的号角。

  以古鉴今,以小见大,立足本底,天水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精准把脉、对症下药,聚焦解决城市存在的涉水问题,通过山、城、河立体统筹布局,构建“绿、灰、蓝”耦合的多层次城市绿色排水系统,多途径输送雨水,强化雨洪应急管理,保水安全、促水资源、提水环境、稳水生态,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安全有保障”。

  面对难得的机遇,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决策部署下,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动担责、全力以赴,坚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实事,全面加大工作力度,把国家和甘肃省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视和要求转化为扎实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持续调兵遣将充实技术骨干队伍,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天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靠前指挥,全面建立并落实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工作例会等议事机制,即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政府统筹、打破部门壁垒、多专业融合、分工协同、上下同心”的工作合力;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每月调度、分管领导每半月调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调度、包抓责任组每日调度的工作机制,印发多项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文件,细化各项工作,完善资金保障,千方百计统筹各类建设资金,全力以赴保障推进项目建设。依托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建筑工地围挡、楼宇电视、公共交通LED屏,全方位开展海绵城市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对海绵城市建设关注的问题,引导全社会参与,让海绵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规划先行,统筹发展。习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天水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逐步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修编、详细规划、系统化实施方案4大顶层规划体系搭建,全方位引领海绵城市高质量建设。

  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将海绵理念嵌入城市规划体系,融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海绵理念与宏观规划的有效衔接。比如,在地下空间的利用上,不仅有独立的海绵功能和布局特点,还与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协调,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形成有机整体。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立体化开发的一部分,其开发利用将成为地面城市空间的有机延伸。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将海绵理念融入前期场地现状分析、规划平面布局、指标控制、市政管线、竖向设计、绿地及不同建设项目等内容,实现了海绵城市规划与各层级规划的有机嵌合,为西北缺水型城市以及拥有相似生态本底条件的城市如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宏观统筹城市规模及产业布局提供了参考。

  健全制度,长效保障。在立法和制度保障上,天水市构建了“1+1+N”的长效机制系统,出台了《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发布了《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细则》,印发了《关于新建项目立项审批时明确海绵城市相关内容的通知》《关于将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纳入“一书两证”规划管控的通知》等60余项制度措施,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等全流程各环节全面施行,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项目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抓手,天水市坚持“安全韧性、生态循环、共建共享”的海绵城市目标,系统谋划并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县级干部包抓、项目划片包干、建设责任到人的协调推进机制,强化项目统筹调度机制,印发《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将各职能部门职责与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落到实处,精简审批流程、简化工作事项、联合督导验收、科学系统管理,高效推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落地。

  常言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天水市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门聘请第三方技术咨询团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对天水市规划区内各类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项目各阶段海绵设计专篇提供技术审查与技术支持,确保海绵设施建设实效。通过引进省内外高水平、有经验的企业作为总承包牵头单位联合体投标,优选专业队伍,实施项目全过程管理,在提升沟通效率的同时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准与质量,使得建设项目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培养了天水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西北本土技术力量,推动了天水市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西北区域经济高质量健康增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天水市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层次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十四五”建设方案、城市更新计划、内涝防治等相结合,考虑城市分区功能,坚持区域综合谋划、项目连片展示,急缓有序,实施海绵型建筑与社区、管网排查与修复、海绵公园绿地等7大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84个,海绵设施相关总投资40.21亿元。

  从建设密集区、教研区、工业区中各选定重点示范打造片区,既推动囊括学校、机关单位等公用建筑海绵化改造,又大力支持与管控房地产开发项目落实海绵任务,逐“点”落地;统筹城区排水管网升级改造与沟道治理,把守“线”关;以片区内积极消纳雨水为目标,统筹实施海绵型公园、绿地广场品质提升工作,实现项目的衔接连片,抓好“面”的提升,杜绝了海绵建设项目零散化、碎片化、片区系统功能不强的问题,以排水分区为网,打造出一批精品项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干一片、成一片”。

  经过3年集中建设、合力推进,天水市30年一遇内涝标准(对应降雨量79.4毫米/24小时)下11个易涝风险点已全部消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通过不断总结,天水市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为类似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经验。

  习提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天水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系统谋划”,围绕“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理念,利用“两山夹一川”的内陆丘陵型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打造出极具特色的西北河谷地貌海绵城市技术体系——“山、城、河”为一体的立体统筹生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

  山——水土得保持,生态有缓冲,山水有序排。针对山地雨水流速大、含沙量高的特点,在城市南北山体实施了系列育林植草、水土保持工程;在山顶和陡坡地种植防护林,在缓坡地种植经济林,在沟谷培育水保林,使山洪水流通路径得到最大缓冲;在山脚与城区接合地带,实施西十里排洪渠治理等项目,设置截洪沟引导山洪有序排放,末端因地制宜设置沉砂池消能拒沙,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

  城——径流自源控,安全有保障,资源得利用。在彻底梳理城市排水系统基础上,充分结合海绵理念系统施策,将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传统“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治水思路转变。

  坚持绿色优先,因地制宜对已建设地块、道路实施海绵化改造,新建地块道路按照详细规划高标准落实海绵理念与控制指标,从源头利用自然的滞留和渗透功能,降低场地和道路外排流量峰值、控制径流体积、延缓产汇流时间,降低对雨水管渠的冲击;加强对入河排口的维护和管理,沟渠入河口建设人工湿地等设施,进一步削减面源污染,实现“小雨不湿鞋”。

  聚焦内涝防治,全面升级和改造中心城区60平方公里排水系统,通过排水管渠清淤、错混接改造、排水管网查漏补缺等措施,扩充了排水设施的容量,实现了污水干管系统的雨污水分流;改造提升多条排洪渠,增强了排洪能力;尽可能保护好原生态的下垫面,利用城市绿地与公园内部原有自然水体,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塘、调蓄池等,消纳周边雨水径流;结合易涝点现状,深入排查内涝成因,完成内涝风险点“一点一策”整治,实现“大雨不内涝”。

  梳理城市竖向,确定超标雨水排放路径与滞留区域,结合应急管理措施,打通雨洪行泄通道,确保城市安全。通过加强雨水径流与污染双控,天水市排水系统实现“污水不入河、外水不进管、进厂浓度高、减排高效能”。

  河——洪水通畅排,生态廊道建,上游有担当。采用“刚柔并进”的理念,完善城市防洪设施,清淤拆违保证河道过流面积;主要河段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兼顾生态修复,提升水体生态功能。

  耤河为降雨补给型河道,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柔性治水理念相结合,设置阶梯式水景观,利用雨水与再生水资源化耦合补水,设置生态旱溪、生态堤岸等各类海绵设施,形成了贯通城市的生态长廊,打造“安全、生态、自然、亲水、文化、魅力”生态天水品牌,为保护黄河生态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建成后既丰富了生物群落,又改善了城市小气候,还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绘制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全新生态图景,浸润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海绵城市建设难,长效管控更难。为此,天水市用好一流智库,积极与国内知名院校专家、第三方咨询单位深度合作,制定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3项、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1项、海绵城市建设指南6项,开展天水特色系列课题研究7项,研究内容涵盖分析明清时期古民居雨水利用模式及建筑排水模式、研究国内外不同的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利用的激励制度与措施,因地制宜制定属于天水海绵城市的雨水径流管理方案、激励机制,提出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渭河流域天水城区段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梳理具有耐涝性、净化功能、抗盐碱性等天水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域海绵设施适应性植物。“海绵城市地表径流源头减排技术科研课题”产出论文均已公开刊登,《一种海绵城市渗水井》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实现了以科技提高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为西北地区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搭建海绵城市智慧管控平台,开发了“海绵一张图”“监测与检测”“项目管控”“智慧水利”“海绵建设评价”等多个子系统;通过排水全过程智能化管控,摸清管网运行规律,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动态管理、城市内涝预警预报、排水设施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等多重功能,推动排水防涝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全方位提升,也为排水工作日常规划、建设、运行、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城市排水系统可持续发展。

  自海绵城市建设以来,天水市依托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与立体统筹建设,将海绵理念充分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构建应对不同雨况下的多层次城市排水系统,实现西北缺水地区“让水慢慢排、把水存下来、将水回用好”,塑造承载力更高、韧性更强、包容度更广的西北生态宜居城市新形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水市将进一步贯彻习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全要素城市水系统治理思维,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常态化高质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壮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相遇,诉说着千古的风华;古人的理水营城智慧与现代的海绵城市理念相碰,彰显着传承的魅力。绿色、宜居、美丽的陇上江南正绽放着独属于它的绚烂光彩。

  因唐太宗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以凤凰涅槃的英雄之城而闻名,唐山,这座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北方瓷都”之称。唐山市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直以来,唐山市坚决贯彻落实“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和“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

  自2021年6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唐山市紧紧围绕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因地制宜、统筹实施,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排水防涝、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有机融合,致力于发挥“唐山优势”、探索“唐山做法”、突显“唐山特色”、树立“唐山样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座传统工业强市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崭新的精神风貌,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高质量转型发展。

  从“十三五”时期迁安试点到“十四五”时期全域示范,唐山市以“法制化、常态化、标准化”为原则,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组织保障、法规制度、绩效考核、顶层规划、技术支撑等方面,构建一套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理体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高效动员政府、企业和全社会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形成全域常态推进、长效管理的“唐山模式”,进而提升城市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健全组织管理保障。唐山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市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海绵城市建设专职行政机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职能,配备专职人员,统筹协调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市领导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专题调度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督导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成立督导专班,定期开展督导;各县(市、区)成立本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盯办、常态督办。

  聚焦法规制度建设。一方面,聚焦“1+ N”法规体系建设。颁布施行全省第一个海绵城市专项立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有法可依;在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6部相关行业立法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排水与再生水管理条例等4部相关法规已被纳入人大立法计划,持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海绵城市法规体系正由“1+6”向“1+N”有序拓展。另一方面,聚焦深化全流程管控制度体系建设。结合行政审批改革,在不增加现有审批环节的前提下,制定建设工程立项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审查实施细则、关于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阶段海绵城市专篇审查实施细则等10余项制度,确保在立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各环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唐山市依托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创新实现方案设计联审阶段网上审批海绵城市专篇,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杜绝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漏批的问题,增强了审批科学性和严谨性。

  强化政府绩效考核。唐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对全市18个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一把手”的绩效考核清单中,采用“月度考核+年度总评”的方式,结果按月通报;同时,以目标为导向对各部门考核,按照职责分工评价其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从根本上实现以评促建。

  注重规划顶层设计。唐山市坚持规划引领,形成了海绵城市“总规+控规+专规+系统化方案”的四级规划设计体系,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地性。一是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各个规划管控单元;三是市中心城区与13 个非中心城区均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实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覆盖全市域,防洪、排涝、污水处理、绿地系统、城市更新等相关专项规划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充分衔接;四是科学编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实施方案,聚焦海绵城市拟解决的问题,谋划实施192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5大综合示范片区。

  构建技术保障体系。结合当地特点,建立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导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等一系列本地技术标准,为海绵城市“规、建、管”全链条提供技术指导。聘请国内高水平技术咨询单位,组建专家队伍,长期驻场,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城市伤疤”变身“生态之花”。唐山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中心城区分布着23.46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垃圾堆积、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周边百姓生活质量。近年来,唐山市积极对采煤沉陷区实施生态修复。

  重塑沉陷坑,废物再利用,建设大型调蓄空间。采取“挖深垫浅”策略,将沉陷程度较高的区域改造为调蓄湖体,引入本地水生植物和鱼类,营造近自然水生态。在浅型塌陷区,将煤矸石、粉煤灰和区域废弃期间堆放的生活垃圾加工为建材,并加以利用,营造微地形,恢复自然湖体湿地,新增坑塘13公顷、水系17.63公顷、调蓄空间500万立方米。

  实施源头减排,充分融合海绵功能与景观效果。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恢复土壤种植能力,打通微生物—植物—动物的能量循环,构建稳固的生态链条,建设低维护、自维持、近自然的海绵设施,形成以湖泊为核心、溪流为骨干、植草沟为毛细血脉,联通贯穿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分散设施的海绵体系,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0%以上。

  建立科普宣传基地,催生发展新业态。将原来的废弃厂房、车间改造成绿色建筑,打造海绵科普宣传基地,让老百姓在休闲游乐中潜移默化地接纳海绵理念。同时,引入教育培训、健身娱乐、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新业态,产生综合效益。

  截至目前,已建成南湖和花海2座大型城市生态公园,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当地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花海成功举办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

  老城旧貌换新颜,居民乐享安居宜业美好生活。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双示范、试点城市,唐山市在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公园绿地提升、排水管网改造等项目中,充分融入海绵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身边的“海绵们”对生活环境的改善。

  实施“海绵+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在弯道山城市更新单元进行海绵化改造,改造面积1.83平方公里,涉及居民3691户。在丰南区棚户区回迁小区建设中,广泛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停车场等海绵设施。

  实施“海绵+公园改造”,提升公园品质。对陶瓷公园、弯道山公园、体育公园、口袋公园等进行海绵化改造,增加海绵调蓄空间6890立方米,年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可达7.51万立方米。

  实施“海绵+历史文化”,助力城市文化传承。在陶瓷博物馆、陶瓷艺术创意中心、陶瓷文化公园等改造中,建设海绵化景观小品,有机植入唐山陶瓷烧制、煤矿开采、钢铁冶炼等近代工业文化,让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打造海绵新地标,为城市添绿增彩赋能。结合城区品质提升、重点公园改造、生态廊道建设等工作,唐山市打造形成会展广场、凤翔公园、龙华绿道等海绵城市新地标,营造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场景。

  打造现代化海绵城市综合示范区。在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3.2平方公里城市品质提升海绵城市综合示范区,并在示范区建设中引入智能音箱、智能步道无线充电等新技术,让科技赋能海绵城市建设,形成高品质“海绵综合示范体”。

  擦亮海绵城市公园新名片。唐山市对5座重点城市公园实施改造,总改造面积达63.68公顷,坚持“海绵+”理念,开展景观提升、设施升级、生态提质,提升城市公园的服务功能和质量。

  建设清水绿岸环城水系。唐山市中心城区环城水系全长57公里,既是中心城区主要行洪排涝通道,又是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唐山市从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两方面入手,实施环城水系综合整治。完善陡河堤防,实施河道清淤68.97万立方米,中心城市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要求。改造22处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点,建设4座排污口截污净化设施,实现雨水入河污染管控。建设生态驳岸25公里,建设沿河绿道30公里,新建滨水公园1处,完成水体生态修复达80万平方米,塑造形成高品质城市滨水空间。

  多措并举补短板,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针对雨水蓄排能力不足、雨水管渠系统存在缺陷、源头减排设施短缺、城市防汛应急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唐山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管理水平,成功应对2022年8月18日城区50年一遇暴雨。

  蓄排并举为雨水找出路。实施南湖蓄排能力提升工程,对南湖泄洪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在增加泄洪能力的同时使部分湖体具有预降水位功能,同时谋划并推进煤河、龙泉河等排涝能力提升工程。

  对雨水管渠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施9项老旧雨水管网改造修复工程,改造修复26条老旧雨水管网,总长度32.3公里,约占中心城区雨水管网长度的4.4%。对新华桥、永红桥、北新道等23座雨水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排水能力达到标准要求。更换37条市政道路共计233个井盖,安装具有井盖位移检测功能及水质检测功能的井下智慧终端。

  全面推行雨水源头减排。在老旧小区断头路瓶颈路改造、城市绿化提升等方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广泛开展雨水源头减排设施建设。在劳动公园海绵化改造中,建设480平方米透水铺装、1.2万平方米下凹式绿地、1万立方米景观调蓄湖,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5%,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66.5%,可实现3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雨水不外排,有效减轻周边雨水管网排水压力。

  提升城市防汛应急能力。形成市区两级协调联动、市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城市防汛指挥调度体系。提升城市防汛力量,购置6辆防汛抢险车和10台拖挂式移动泵,应急排水设备总排水能力达到每小时3.31万立方米。组建城市防汛应急抢险队伍23支,登记在册人员2897名。升级改造城市防汛指挥系统,充分整合水利和城管排水防涝信息,完善日常管理、运行调度、灾情预判、预警预报、防汛调度、应急抢险等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唐山市始终坚持共建共管共享,从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开展海绵城市宣传培训,努力营造全市动员、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培养本地人才。海绵城市建设培训工作多点开花,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专题培训32次,累计超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本地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多渠道科普宣传。一是通过媒体发布海绵城市相关文章200余篇,在全市多个公共电子屏连续播放海绵城市科普宣传片;二是借助国家、省、市等媒体,开展唐山海绵城市建设专题宣传;三是建设海绵城市固定科普宣传点位20个,开展50余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等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让海绵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提高公众参与度。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方案公示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物业服务企业和社区的意见,了解掌握群众关切和诉求,解决群众提出的停车位缺少、公共设施偏少等突出问题,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功能提升相融合,增强人民群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了共同缔造美丽和谐城市家园的新局面。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是唐山市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名片的有力抓手。未来,唐山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常态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奋力绘制“水润唐山、城水共兴”生态宜居美丽画卷。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我省11项做法被列入清单,向全国复制推广。这些可复制经验做法包括: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搭建工程勘察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生产建造环节数字化监管等。

  近年来,我省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将智能建造纳入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系,支持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开展省级试点城市建设,对入选的合肥、阜阳各给予500万元支持。开展省级试点项目建设,评审确定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等29个项目列为2023年度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工程。

  此外,我省积极支持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中国建造(安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对建筑产业链上全要素信息进行采集、汇聚和分析,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行业效益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合肥对智能建造领域相关软件开发、设备采购等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按照20%给予补贴,最高200万元。

  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工程建设领域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现代建筑业绿色低碳智能化融合发展水平。

  发展智能建造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推动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部署要求,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智能建造为突破口,以绿色化、工业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典范,在工程建设领域加快构建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取得积极成效。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2023年5月8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建造深圳模式,力争成为全国试点城市典范。

  为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深圳出台《深圳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和《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试行)》,自2023年起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研发用房或产业用房)项目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全面推广应用BIM技术,在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环节提交BIM模型报建。

  为加大保障激励考核力度,深圳在《关于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中明确将智能建造重点研发项目纳入市科技研发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对智能建造生产工厂用地指标可适当放宽等。同时,将智能建造实施情况纳入生态文明考核范畴,对各区试点项目建设、企业示范培育情况进行考核,确保试点工作有力有序。

  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深圳率先发布智能建造技术目录,目前已更新至第二版,涵盖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产业互联网、智能建造装备、智慧监管共七大版块42项技术。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带头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实现集成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驱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

  在试点示范培育方面,深圳已确定69个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涵盖学校、保障性住房、“工业上楼”建筑、轨道交通等多种工程类型,入选部里试点1个、省级试点6个,其中华章新筑项目采用“模块化+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建造,工期仅为传统建造方式1/3,固废排放减少75%,现场用工量减少50%。眼镜智造产业大厦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工业上楼”快速钢混建造体系以及机器人集成应用,缩短工期24%,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深圳已确定27个项目实施应用“IPMT(项目建设联合管理团队)+EPC+监理”管理模式,18个项目实施全过程数字化交付模式(IDD),促进业务和数据全过程贯通、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深圳充分发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发布第一批17家产业链企业名单,重点布局“模块化智造、智能生产、建筑产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平台、人工智能(AI)数字设计、智能建造设备装备”六大特色产业链。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集聚,在龙岗区建设“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加快培育智能建造、智慧建筑、低碳节能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1个总部基地+1个产业园区+N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龙华区着力打造数字设计产业集群,加快建立“研发设计+工程服务+信息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

  为实现产业跨行业跨区域融合发展,深圳推动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企业跨界融合,以华为5G系统和腾讯云微瓴智能建造平台、大疆无人机为代表的系列跨界产品,为智能建造注入澎湃动力。在河套合作区建立“深港先进建筑科技创新研究院”,推动大湾区建筑业融合协同发展。

  在技术研发方面,2023年深圳立项相关科技计划项目25个、累计90个。中建海龙等单位牵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高层模块建筑全环节智能建造成套技术方面开展专项攻关。

  在技术推广方面,8项技术列入住建部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21项技术列入省住建厅典型案例,4项技术被评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或首版次软件产品。

  在创新载体方面,现有国家、省市级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平台35个,住建部授予深圳市企业牵头的智慧低碳建筑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全屋智能重点实验室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市住建局与国家数字建造中心联合建立了深圳创新中心。

  在标准制定方面,2023年全市启动“工业上楼”建筑智能建造技术规程等7项智能建造标准、定额、技术搭建多级人才梯度,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人才是关键。深圳积极搭建高端专家、专业人才、产业工人三级培养体系。在高端专家方面,组建智能建造专家库,引进信息技术行业、装备制造行业高端技术管理人才,以及国内外高端紧缺人才,现已遴选第一批专家入库,涵盖各相关专业近40名专家。在专业人才方面,推动本地高校设立智能建造本科专业,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已招收第一批学生逾140人,加快培养适应智能建造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产业工人方面,依托建筑工人实训基地和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增设智能建造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强化产业工人职业培训。

  此外,深圳还积极强化宣传培训教育,营造发展良好氛围。2023年,深圳举办了《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专题宣贯培训会,全面覆盖16家政府部门、10个区政府、重点企业和项目单位;举办3场高规格项目观摩,包括全国智能建造线上观摩(凤凰英荟城项目)、广东省智能建造现场观摩(华章新筑项目)、深圳智能建造现场观摩(地铁16号线场高水平大会,包括智能建造创新发展促进大会、智能建造新产品发布、科技大会;举办8场技术培训会,邀请高校专家和行业代表讲解智能建造技术和应用案例。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中国建设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卫视、深圳住建局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深圳智能建造。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表示,下一步,深圳市将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深化布局“六大特色产业”,全面发力技术、项目、产业、管理、人才、政策等智能建造“六大体系”,推动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落细落实落具体,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更低能耗为人民群众建造更多“好房子”,为全省乃至全国智能建造发展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方案。

  该项目位于前海深港合作区桂湾片区,总建筑面积215.9万平方米,是集换乘、办公、商业为一体的新一代超级枢纽城市综合体。项目综合应用了智慧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BIM+WBS分解及编码、钢结构一体化管控平台等技术,实现了高效施工和精细化管理。

  该项目位于福田区香蜜湖街道,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项目是大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利用自主研发的C8BIM平台,实现钢构件全过程追踪管理;运用智慧建造平台和BIM+AR技术,打造施工全周期价值链,提高建造精度,确保施工质量。

  3.福田区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项目该项目位于福田区沙头街道白石路,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项目采用EPC协同管理平台、智能5G塔吊、BIM桩基与地质模型结合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实现全过程BIM+数字化技术应用,各项业务数据可以历史溯源,降低项目成本,保证项目进度,提高项目质量。

  4.深超总C塔及相邻地块项目该项目位于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占地面积为3.6万平方米,将建设成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交通于一体的超高层双塔地标TOD综合体。项目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快速建造,综合应用多项智能建造创新技术。如基于BIM-nD理念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建造过程关键数据实时映射和追溯;超高层智能顶升平台,集成多款智能机器人和装备,形成流水线式高效建造模式;实行数字化交付,为今后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建立“数据底座”。

  5.眼镜智造产业大厦项目该项目位于龙岗区山水一路,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项目是EPC“工业上楼”项目,主体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多肋叠合楼板结构,综合运用智能生产工厂、基于“鸿蒙”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施工机器人等技术,可节约人工20%、周转材80%、工期24%,实现更快捷、更安全、更绿色、更优质建造。

  该项目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建筑面积约22.6万平方米。项目采用大跨度先张法预应力梁、叠合板、模块化混凝土等建造技术,实施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纵向拉通设计-生产-施工建设全过程,将大部分工作转移至工厂,实施多产线并行作业,预计可减少工期50%以上。

  该项目位于坪山区碧岭街道,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项目为装配式混凝土保障性住房,通过自主开发搭建多品类多场景多厂商的机器人集成应用平台,实现多款建筑机器人系统应用。同时采用云端建造工厂(造楼机),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该项目位于坪山区龙田街道,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项目应用“中建科技装配式智慧建造平台”,集成BIM+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贯穿设计、制造、采购、施工、运维全过程,实现全方位、交互式信息传递,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减少项目工期。

  9.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该项目位于坪山区燕子湖片区,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项目钢结构体量达2.2万吨,采用钢构下料集成平台对切割下料车间进行全过程管理,通过机电智慧仓储管理系统实现材料进场、验收、入库、储存、领料、出库等全流程管控。运用BIM轻量化引擎及实时建模协同平台,解决现场焊接作业难度大、工作量大、对人工技能要求高等难题。

  该项目位于光明区玉塘街道,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项目采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融合技术体系,建设时间仅用8.5个月,有效缓解了片区学位压力。项目应用墙板安装机器人、全景图形记录管理平台及光储一体化项目办公用能系统等创新技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碳排放。

  今天,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推进会将在深圳市光明区召开。会议由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主办。

  会议将通报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情况,并部署下一步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广东等3个省、深圳等5个城市将代表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发展智能建造是加快形成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提高工程建造品质、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深圳市全力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各项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智能建造为突破口,以绿色化、工业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典范,在工程建设领域加快构建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取得积极成效。

  与会人员将现场观摩龙岗特区建工眼镜智造产业大厦项目和龙华中建海龙华章新筑保障性住房项目。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老百姓追求的梦想,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所在,对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大冶等地深入学习领悟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接续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以农房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为“切口”,积极创新工作内容和模式,有力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开展,提升乡村“颜值”和农民群众生活品质。

  “我们一家迫不及待地搬进来了。新房子漂亮温馨,采光效果也好。就说厕所,现在比之前那种旱厕,用起来肯定方便、干净太多了。”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镇黄岗村村民黄国兴细数着新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设计得很周到。房前还保留了一小块菜地,很符合我们生活在农村的习惯。”

  在黄岗村,新型农房交房仪式显得分外热闹,首批18栋新农房的钥匙被交付到黄国兴等村民手中。走进小区,一座座别致的房子错落有致,与一条条延伸到家门口的水泥路相得益彰。

  这些新农房和常规农房有着很大不同,特别是围绕工艺及选材等方面的创新。据承建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农房多为砖混结构,新农房采用了钢框架加条板、保温外墙一体板、内墙竹木纤维板等结构;而在建材方面,项目大量选择新型材料,如采用金属雕花板作为外墙板材料,并且广泛应用了光伏系统、节能门窗等,不仅建造效果漂亮新颖、过程快速高效,而且保温隔热性能相比传统农房优势明显。

  “我们希望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农房。新农房采取居民原位还建、就地还建的模式,通过政府集中统筹、集中建设,呈现出乡村小区的感觉。”还地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占地面积13.45亩,共将新建农房32栋,逐步解决过去农房老旧且分散、建设品质不高以及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供给缺位的问题,从而实现土地提效、农房提质、环境提优。新农房建设是民意所盼、民心所向,也是打造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布隆吉乡布隆吉村农房改造项目已近尾声,来看自家新房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从改造到现在装修,我基本每天都过来看一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现在装修环节就快结束了,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都已经接好,希望能尽快搬入新房。”布隆吉村村民相磊说。

  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瓜州县在农房项目实施过程中,特别关注到后期配套工作。布隆吉乡除了依托集镇现有学校、医院等民生服务设施之外,还特别加入文化旅游元素,进一步放大集镇效应,使平房变楼房、空心村变暖心村,彻底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在瓜州县西湖镇城北村农房改造示范点,白墙黛瓦的农家院落清新别致,一幅幅温馨自然的墙绘令人赏心悦目……随着农房改造项目陆续完工,不少群众开始忙着搬迁入住。“西湖镇农房改造建设项目在配套供电、供暖、供水、道路等设施基础上,积极抢抓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利好机遇,配套实施红心驿站、红色栈道、红色主题公园等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旅项目。”西湖镇党委组织委员石金峰说。

  瓜州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农房改造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下一步全县将继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通过配套设施完善和创新,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提振农民精气神,提升农民幸福感。“今年,瓜州县计划投入资金1.83亿元,实施农房改造提升1029户,打造农房改造示范点6个,从而逐步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面推进的综合示范效应。”

  “以前申请建房要多头跑、往返跑,找门难、排队难,现在通过‘农村建房一件事’,在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提交材料就行了。相关部门会主动服务,我们不用跑县城就能办好,跟以前真的是不一样。”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雷集镇村民申书鹏办理完建房手续后说。

  申书鹏所说的“农村建房一件事”是夏津县推出的一项便民政务服务。近年来,夏津县着力破解农村建房审批“材料多、环节冗、流转慢、耗时长”的难题,通过协调住房城乡建设等各部门联动、多表合一、流程再造等方式,将农村居民住宅用地审核、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等多个事项进行科学梳理整合,开发了农房建设“一件事、一链办”联办系统,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为全县范围内农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农村建房审批服务。

  夏津县积极推进服务下沉,实现申请报建“就近办”,将宅基地批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等从申请到发放证书全流程下放到乡镇办理,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实现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同时提供审批咨询、指导和代办等服务。围绕优化流程,让审批“精简办”,夏津县推行一表申请、一份材料,归并办理宅基地批准书和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依托政务服务平台链式审批“农村建房一件事”系统,进行多部门联合审查,申请材料、审查意见、审批结果多部门共享,避免让村民重复提交材料。此外,夏津县还推出农村建房“上门办”服务。村民提交建房申请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会通知协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到场、联合踏勘,不让村民多跑腿,打通了村民建房审批“最后一公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目前通过“农村建房一件事”联办系统已为120余户村民顺利办理了建房手续。

  八、“全域海绵”添绿韵生态美景入画来——四平市系统打造北方严寒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纪实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五月的四平,满目葱茏,青翠如诗。街头巷尾的植物肆意地绽开新叶,翠生生迎风摇曳,水灵灵欣欣向荣。绿色,是四平城市发展中最动人的颜色;“生态宜居,美丽幸福”,是四平奋力打造的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吉林省四平市,长期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将“生态优先、节约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践行到底。2016年、2019年、2021年,四平市先后成功申报成为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并紧抓契机,以“全面补齐排水设施短板,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为总目标,将海绵示范城市创建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一条“节约优先、功能优先、效果优先”的严寒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地“人水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内涝、河流污染、水体黑臭等涉水“城市病”频发,四平市也不外如是。如何通过保障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成为摆在四平市面前的一道难题。

  要想解决难题,必须明晰问题的根本,进而找准方向、抓住关键、不懈努力。因此,把握四平市城市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四平市地处吉林省西南部、松辽平原中部腹地,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650毫米,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近年来,东北地区暖湿化趋势明显,2022年吉林省降雨超平均年一倍,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内涝风险加剧。

  四平市建成区面积为66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明显的丘陵平原过渡地形,境内主要河流为东辽河及其支流,两河穿城,形成典型的河库蓄排体系。吉林省辽河流域的8个水污染治理单元有7个在四平市,其中四平市建成区就位于条子河水污染治理单元林家国考断面的上游,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与此同时,作为GDP不足千亿元、财政收入不足50亿元的小城市,四平市大截排合流制排水体制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城市内涝与溢流污染治理压力颇大。

  面对薄弱的现状基础、巨大的经济压力,四平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创新探索出了一套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的渐进式污涝共治解决方案,走出了一条以节约型、低成本、绿色低碳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为抓手,助力解决涉水“城市病”、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首先,要画好架构图,实现事半而功倍。严谨的政策法规、健全的组织架构、闭环的管控流程、规范的技术标准是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其次,要抓住关键点,实现谋定而后动。不能“为海绵而海绵”,盲目上马工程项目,而是要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摸清底数、找准症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水平。

  再次,要严把建设关,实现质优而物美。建设过程中坚持建管并重,从前期规划设计审查,到施工过程监管,再到最后竣工验收,形成严格的闭环管理。注重多专业协同和多目标融合,景观性和功能性并重,以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为宗旨,追求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

  最后,要算清经济账,实现集约而高效。四平市作为一座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历史欠账多、债务压力大,“吃饭财政”仅能勉强维持“三保”支出,所以,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当前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把脉问诊”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制定措施。要解决实际问题,找到方向还不够,必须要抓住关键并不懈努力。四平市紧紧抓住海绵城市建设这个关键突破口,多措并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建章立制,全面保障海绵城市建设依法依规推进。坚持高位统筹。成立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分管副市长亲自抓,14个成员单位形成“部门联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注重建章立制。颁布《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修编专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力求海绵城市建设法定化、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布《四平市海绵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试行)》《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和专项验收的办事流程》,形成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设立专职机构。新增10个编制,成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高效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强化工作绩效考核,在《四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发布《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及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项目日常巡查和信息报送制度,保障海绵示范城市建设任务按时按质按量有序实施。

  二是聚焦污涝共治,因地制宜解决城市涉水问题。四平市建成区主要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时期控源截污效果明显,但难以解决城市内涝和雨季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对此,四平市坚持问题导向,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检测、分析研判和评估论证,开展“污涝共治”的探索实践。

  优化收集分区。在合流制排水体制近期难以根本改变的前提下,结合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原有污水处理厂和截流干管的负荷。优化排水体制。采用灰绿结合的方式,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在系统性分流的基础上进行源头、过程、应急相结合的雨洪管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溢流与内涝问题叠加分析,统筹施策,改造地块103个、市政管网144.2公里,形成10个完整的分流片区、8个合流治理区,分流比例从不足15%提高到70%以上。发挥公共空间调蓄与净化功能。依托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构建“泵站—管网—公园—调蓄—分流”综合解决方案,实现逐级调蓄、多路分流。优化应急行泄方案。建设3条应急行泄通道,通过滨河路镂空原有河道护栏、钢格栅架空泄水口人行步道等措施,打通泄水通道最后一米的障碍。

  三是聚焦基础设施韧性提升,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四平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街路功能提升、公园广场改造、老旧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生态修复等工作充分结合,避免“为海绵而海绵”,实现“1+12”的综合效益。

  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源头类海绵设施建设,例如在顺达社区设置雨水花园,与北河生态缓冲带形成滞蓄净化联动。聚焦挖潜增效,充分发挥现有排水设施能力,实施排水管网检测、清淤、修复项目,四平市共有市政排水管网558公里,对淤堵较严重的452公里排水管线进行疏通和修复,项目实施后消除内涝积水点26处,减少污水进入雨水系统4880吨/日,减少雨水进入合流系统约62万吨/年。满足居民综合性诉求,实现综合效益,针对停车空间不足、活动场地欠缺、绿化杂乱、排水不畅等普遍性问题,综合运用竖向设计与径流组织、管网改造、景观提升、新增公共空间等设计方法,解决区域排水问题,打造高质量海绵型小区。在城市更新中注重留白,还绿于民,如爱心公园所在地,在原有用地权属调整、建筑拆除后,没有盲目重新盖楼修路,而是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活化再利用,增加市民的休闲活动空间,充分融入海绵元素,提升了该片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景观品质。

  四是聚焦简约高效经济适用,探索低成本海绵城市建设模式。采用简约适用的海绵技术。如在丰茂小区,坚持“雨水走地表、污水走地下”的原则,建设必要的灰色管网,充分利用绿色设施承担转输功能,高效组织地表径流,仅一个小区就减少约700米的雨水管线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源头减排。如在牡丹御景小区设置延时调节塘、渗滤树池和雨水花园等设施,充分利用现状竖向,实现分级调控。充分发挥公共海绵空间综合功能。通过北河公园、爱心公园、南湖公园、西湖水上公园等滞蓄空间改造,城区共增加15.5万立方米调蓄空间。如利用西湖水上公园现有湖体,与周边新建住宅小区水景互通,通过布置多级卵石、湿地植物净化过滤、增设缓排设施等方式,实现周边25公顷区域调蓄净化功能。

  五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采用适宜北方地区的适应性设计。如紫气大路等道路项目,在海绵设施前置易维护和更换的沉泥槽,沉淀浓度较高的SS(悬浮物)和融雪剂,防止设施内植物和土壤受到污染,也便于清理和维护。充分利用既有坑塘湖面等自然空间收集雨水,就近用于绿化浇洒、道路清扫、生态景观用水等,发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已在10余处公园广场实现雨水集中收集利用。注重建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再生骨料技术。将建筑垃圾、和记ag农作物秸秆和营养土有效结合,加工成再生土壤有机质填料,用于海绵设施下渗透率不高的土壤换填,实现“低成本、低能耗、低维护”的三低特点,目前已在33个老旧小区、16处公园广场、12.7公里街路绿化带进行广泛应用。采用装配式建材、“预拌透水混凝土”等施工工艺,避免了现场施工配比难把握、质量难保证、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既节约人工设备成本,又减少施工带来的扬尘、噪音、污水等污染问题。道路慢行系统及公园广场铺装面积达到85.4万平方米。坚持环保和生态理念,实现就地取材、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如在万兴小区,将场地内拆下的红砖墙碎块、废弃的混凝土块、木材等,回收利用做成景墙、坐凳等。坚持“产学研”结合,打造产业链,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搭建本地混凝土制品企业与外地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平台,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四平市已有规模化的低碳环保建材企业3家,合计年产“预拌透水混凝土”20万立方米、PC透水缝隙式仿石材砖120万平方米、再生土壤有机质填料1.2万立方米,产品质量完全可以适应北方严寒地区,产量也基本可以保障四平本地海绵项目建设所需。

  在海绵理念的指导下,项目一个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效俱显。四平市在海绵示范城市创建期间实施项目303个,包括海绵型建筑与社区项目103个、海绵型道路广场项目48个、海绵型公园绿地项目12个、海绵型水系项目6个、管网排查与修复项目2个、管网及泵站项目130个、GIS平台建设与监测设施项目2个。其中,以南湖下穿立交桥为核心的民主路排水片区问题最为复杂。该立交桥为紫气大路下穿京哈铁路的立交桥,是城市内涝防治重点部位,该片区上游民主路管网排水能力不足,下穿立交桥没有设置驼峰,外水截排能力不足,泵站抽排出路不畅,地下水水位较高,降雨时水会反上地面,由于以上多重因素叠加,内涝风险较高。设计从阻外水、收雨水、排雨水、控制地下水等多个角度,形成南湖立交桥—民主路积水改造系统方案。方案实施后,系统解决了南湖立交桥—民主路积水问题,内涝防治标准达到30年一遇。

  类似的示范项目数不胜数,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格局由此建立起来,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累计达到40%,城市生态“颜值”大大提升。

  内涝风险得以缓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建成区累计消除易涝积水点49处,经受汛期极值降雨考验,城区未发生内涝。水系生态得以修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区年削减溢流污染物(以COD计)262吨,削减率达到78.5%,下游条子河林家国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IV类水以上标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河段占比达到85%。城市短板得以补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入民心。小区管道堵塞、地面坑洼积水、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社区更加宜居;城市道路更加整洁、干净、美观,街区更加宜行;城市水质大幅改善,水体清澈明亮,河道两岸美如画,环境更加宜人,市民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建设流程得以规范,地方技术标准体系日趋完善。通过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做法、梳理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形成地方标准,为《吉林省海绵城市设计指南》奠定基础,为《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技术规程》国家团体标准的编制贡献力量。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四平市将持续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为总遵循,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将已经较为完善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流程管控制度常态化运行下去,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城市建设领域的各个方面。

  绿意如画,沁人心脾。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赋能下,醉人的绿意将流淌在四平的每一个角落,美妙的绿韵将浸润着城市里每一个人的心灵,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着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恬静与美好。

  九、青岛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两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相继开工,今年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000套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今年以来,青岛稳步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抓政策出台、抓项目建设,切实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收到成效——

  继3月份全省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在青岛开工后,4月30日,青岛又开工开封路保障性住房项目,今年全市首批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顺利完成。同时,青岛印发全省首个保障性住房配售工作方案。

  3月30日上午,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附近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开工,成为全省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仅一个月后的4月30日,开封路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接连两个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青岛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迈出新步伐。

  记者注意到,“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是青岛两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址的共同之处。京口路项目周边紧邻地铁3号线振华路站、公交站,靠近沧口、李村两大商圈,项目“15分钟生活圈”覆盖幼儿园10个、中小学8个、综合医院2个、农贸市场及综合商城各1个;刚刚开工的开封路项目,周边800米内现有公交站点10个,规划有地铁5号线环湾大道站、镇平路站,周边同样分布有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

  “在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房子’建设。并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做好户型设计、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好房子’,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除了推动解决工薪收入群体住房困难,还将促进住房消费平衡发展。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保障性住房横跨投资与消费两大部门,将激发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效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现场会,要求各地要抓政策出台、抓项目建设、抓“好房子”建设、抓住房发展规划编制,切实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见到成效。目前各大城市正在加快编制规划方案和配套政策。

  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青岛也不断完善政策配套,近日印发了全省首个保障性住房配售工作方案,明确保障对象、建设轮候库、配售程序、封闭管理、监督管理等。根据配售方案,申请家庭应至少1人具有本市户籍,单身申请人应具有本市户籍,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13平方米,按照日常申请、街道初审、区级复审、计分排序的程序纳入全市轮候库管理。待项目具备条件后,将适时面向轮候库内申请人启动配售。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坚持“以需定建”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主任王业强表示,所谓“以需定建”,就是要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来合理规划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人口大量流入的城市要相应扩大土地供应和建设的规模,人口流失的城市则要相应减少规模。记者采访获悉,今年青岛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000套,将更好满足城镇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2023年,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和建设框架。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习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数字住建”基础平台技术导则 (试行)》《“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聚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广东省“数字住建”提质增效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建设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网统管”住房城乡建设专题、“数字住房(粤安居)”一体化平台等一批信息系统,归集、整合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据资源,构建住房城乡建设大数据库,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早在2022年1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发布了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数字化“十四五”规划》,完成了未来5年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023年7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推进“数字住建”提质增效的工作方案》,成立“数字住建”提质增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数字住建”建设工作,推进政务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整合共享、互联互通,加强数据治理,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基于统一的底座,以“粤建造”“粤安居”“粤城乡”“综合业务”4大板块协同推进,由分到总开展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编制。截至目前,4大板块已完成596项业务事项梳理、61个信息系统摸查、整合建设方案编制,正在推进项目清单梳理工作。同时,已完成“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一期)项目立项工作,计划在2024年推进数据中台与统一门户的建设,以及住房公积金相关系统的升级改造。

  融入统一政务服务及办公体系。改造优化“三库一平台”“执业资格注册系统”等面向公众的办事系统,融入省统一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办事人单点登录、办件数据实时报送、电子证照签发等服务,让政务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目前,15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可网上办理,111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项),全部实现了办事人“零跑动”,住房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按期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将全厅办公网络统一部署到省电子政务外网,官网迁移至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使用省统一视频会议系统,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使用省协同办公平台,并接入省政务短信平台、粤政易等政务办公体系,提高机关办公效率。

  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广东省“一网共享”平成编目挂接的数据资源目录共204个,累计1.5亿条数据。支撑省、市、县、区218个部门的740个数据使用需求单, 共涉及2513个数据类。同时,通过省“一网共享”平台共申请了40个单位的620个数据类,进一步加强政务数据的共享共用。

  广东省积极扩展“数字家庭”试点工作的广度,联合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14个部门印发《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若干措施》,承办全国首届数字家庭建设试点现场会,广州市番禺区、深圳市龙岗区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地区。

  推进BIM技术应用,指导广东省BIM技术应用大赛、广东省 BIM 论坛等活动,组织相关地市举办BIM公益宣传,促进BIM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配合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开展智慧城市综合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指导第六届中国(广东)智慧城市大会暨广东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交流大会,加强行业内交流,推动广州市智慧水务、佛山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优秀案例在大会交流演示。

  在广东省 “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总体框架下,结合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建设工作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为首批省域治理“一网统管”省级试点专题牵头单位,重点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房屋市政工程智能监管、数字住房(粤安居)一体化工程等方面,构建了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住房城乡建设专题,着力推进实现“一屏统揽全局、一屏协同共治、一屏决策分析”的工作目标,大力提升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水平。

+86 0000 88888